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IBM押宝设计思维,2017年设计师人数将增至1500名

时间: 2016-09-11

尽管美国IBM仍在继续裁人,但该公司同时还有积极增加员工的工种。这个工种就是设计师。2012年IBM的设计师人数仅为375名,2015年增加至1100名。该公司计划2017年将设计师人数进一步增加到1500名。

IBM增加设计师的目的在于实践“设计思维”。设计思维是指“配合设计师的手法及思维方式进行创新的方法论”。这种方法论因谷歌及Airbnb等硅谷的实力型初创企业正在进行实践而闻名,而传统EnterpriseIT企业的典型代表——IBM其实也是设计思维的热心信奉者。

IBM设计总监道格·鲍威尔(Doug Powell,图1)坦言,“2012年就任CEO(首席执行官)的罗睿兰(GinniRometty)将IBM的未来押在了设计思维上”。其原因是,“随着所有业务不断实现数字化,客户的情况也已开始迅速发生变化。IBM认为,要正确了解客户,必须拥有设计思维”(鲍威尔)。


图1:担任IBM设计总监的道格·鲍威尔 

设计思维将创新的方法落实到了聆听客户意见的方法、公司召开内部会议的方法、原型品(试制品)测试方法、激发员工协作热情的办公室设计等“方法论”上并形成了定式。

在全球26个“工作室”进行设计思维的实践


图2: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“IBM工作室”的标志 

IBM在世界各地设置了26处实践这种方法论的设施——“IBM工作室”(图2)。这些工作室分别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、纽约、芝加哥、旧金山、伦敦、巴黎、上海。在这些工作室里,APP开发人员、营销人员及设计师在开放的空间内共同协作,开发多种APP及服务。

比如,奥斯汀工作室里设有使用IBM“沃森”(Watson)的APP的开发团队(图3)、PaaS(Platform as a Services)“Bluemix”开发团队、协作APP“Verse”开发团队(图4)以及安全产品开发团队(图5)等的办公区。在这些办公区,APP开发人员、营销人员以及设计师把办公桌摆放在一起,进行设计思维的实践。APP开发人员及营销人员也已经接受了设计思维的培训。


图3:沃森团队的工作区 


图4:Verse团队的工作区 


图5:网络安全团队的工作区 

IBM为何如此大力推行设计思维呢?记者就此采访了奥斯汀工作室设计总监、主导IBM设计思维相关举措的道格·鲍威尔。(采访人:中田 敦,硅谷支局)

——请介绍一下IBM开始在整个公司实践设计思维的原委。

IBM是在设计方面拥有悠久历史的企业。2016年是我们公司启动“Design at IBM”这一举措的第60个年头。60年前的CEO是小托马斯·沃森(Thomas Watson Jr.),他让一种信念在IBM扎了根,那就是出色的产品需要出色的设计。小托马斯是一位在设计和业务方面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人。

现在主导IBM设计思维举措的是首席执行官罗睿兰。罗睿兰4年前出任CEO时就认为,“客户体验”(Client Experience),也就是IBM的产品、服务、办公室、品牌、员工等向IBM的客户(Client)提供的“体验”将决定IBM的未来。究竟什么人能使这种“体验”变得更加出色呢?除了“设计师”之外别无他人。于是,罗睿兰决定将IBM的未来押在设计和设计思维上。

菲尔·吉尔伯特(Phil Gilbert)就任了统管IBM Design的总经理。吉尔伯特从2013年开始开展从“人才”、“场所”、“方法论”三个方面来改变IBM设计文化的活动。

“人才”方面,积极聘用了设计师。过去3年内,共聘用了700名新设计师。如此大规模地聘用设计师,在设计行业是史无前例的。

“场所”方面,打造了可让设计师实践设计思维的“工作室”。工作室的布局风格全球相同,都为办公室的所有墙面配备了移动式白板(图6),并设置了可供多人轻松谈话的厨房(图7)。


图6:设有移动式白板的办公区 


图7:工作室内的厨房 

“方法论”方面,将IBM独有的设计思维方法论以“IBM Design Thinking”的形式固定下来,让全体员工进行实践。IBM Design Thinking是设计师、开发人员、业务人员、安全人员等多种领域的精英协同合作的方法论。多种领域的精英运用设计思维方法论,反复“了解客户”、“进行原型品的开发和测试”、“观察客户”,从而打造出更好的IBM产品。

——IBM非常重视工作室这一“场所”,这一点着实令人吃惊。“场所”为什么如此重要?

以前IBM的办公室与其他大多数传统企业的办公室一样,员工的座位都是用“隔断”与其他员工隔开的,不同部门的办公区则用墙壁隔开。这种传统型办公室将员工的工作场所隔离开来。

而我们的工作室则考虑到了开放性(图8)。原因是,我们认为,不同立场的员工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。拥有不同技能、视点各异的精英围坐在一张桌子旁(图9),使用同一块白板来交换意见,可以相互激发灵感。因此,“场所”非常重要。基于这种想法,我们打造了可使员工顺利协作的工作室。


图8:开放式会议室 


图9:不同领域的精英围坐在一张桌子前 

——工作室也是基于设计思维的理念设计的吗?

那是当然。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“d.school”正在研究符合设计思维的办公空间,我们也与d.shcool及IDEO合作,打造了工作室。

——包括办公室在内,IBM为什么认为必须作出如此巨大的改变呢?

原因是IBM产品及服务的客户所期待的“体验”已开始发生明显变化。

过去10年内,智能手机等“消费技术”(Consumer Technology)的用户体验发生了巨大变化,用户开始认为“无论何时何地,用户之间都能被连接一起”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体验。

EnterpriseIT行业也需要应对客户的这种变化。正如过去10年内人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,未来10年内人们的“工作模式”及“工业的应有形态”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。要应对客户的这种变化,必须对设计思维进行实践,全面更改IBM的工作模式(图10)。


图10:鲍威尔称IBM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 

——对设计思维进行实践,可以产生什么效果呢?

最重要的一点是,可以通过设计思维更好地了解客户。设计思维将为我们带来明确的方法论,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客户,并提供客户所期待的体验。

——IBM宣布,到2017年,将把公司内部的设计师增加到1500名。这一数字的根据是什么?比如,硅谷的实力型企业凯鹏华盈(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& Byers,KPCB)在2015年发布的《科技中的设计趋势报告》(Design In Tech Report)中称,在具有设计意识的初创企业里,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的比例为“1:4”~“1:5”。IBM是否打算达到这样的比例?

从部分意义上来说是这样。如果要改变公司内部的设计文化,就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比例。3年前,IBM的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的比例为“1:50”。设计师之间是相互分开的,既没有“内部设计师社区”,也不存在与设计相关的文化以及与设计相关的原则等。

1:50的比例太低了。设计师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出色的工作。我们打算首先增加设计师人数。当然,我们公司并不是初创企业,因此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的比例不可能达到“1:4”。但我们的目标是达到与之接近的比例。

——因为要把设计师人数增加到2012年的5倍,所以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的比例可能会接近“1:10”左右。如果设计师人数增加到这一比例的话,估计设计师的职责也会发生变化吧。

在IBM工作室,设计师、业务人员、工程师组成团队,共同进行新产品的开发。设计师从产品的策划阶段就开始参与开发流程了。已经与以往的开发模式大不相同。

以往的开发模式是,工程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某种产品之后,由业务人员征求市场的意见,然后由工程师和业务人员进行商议,判断该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。只有在该流程的最后阶段,或者工程师与业务人员作出判断之后,设计师才会参与进来。

但现在,设计师从产品开发流程的最初阶段就开始参与其中,由工程师、业务人员、设计师通过紧密合作来创造客户“体验”(图11)。设计师是这一流程中的引导者、导师、指挥者、协调者。设计师可以让不同领域的精英组成的团队进行顺利协作。


图11:中间件开发团队的工作区
开发中间件时也采用了设计思维 

首先由个人提出创意,然后与其他团队成员交换创意,最后再形成集体创意,设计师深谙这种工作模式。这就是设计思维。

——为了在规模庞大的公司中实践设计思维,IBM作出了哪些努力?

除了打造更多用来实践设计思维的工作室以及聘用设计师之外,还对工程师及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。我们已经对2.5万名IBM员工进行了设计思维的培训。其中的2000人为行政人员及业务人员。我们对指挥IBM业务的负责人实施了设计思维的培训。

对员工实施设计思维培训的“新人训练营”(Boot Camp)融入了“主动学习”的理念。培训并没有采用讲课的形式,而是让参加者在实践设计思维的同时,理解其中的理念。让刚刚录用的设计师、预定参加设计思维实践团队的工程师、业务部门的主要人员、营业人员等组成团队,进行设计思维的实践。

——是否也向客户提供设计思维的培训?

是的。我们也向客户提供体验设计思维的机会,只不过没有采用新人训练营的形式。通过与客户共同进行设计思维的实践,不仅可以加深我们与客户的相互了解,而且也能让我们明白客户存在什么问题。另外,通过让客户进行设计思维的体验,也能让他们意识到IBM正打算采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创造新技术。

设计思维的优点是不可能通过“PowerPoint”幻灯片传达给客户的。只能采用让客户亲身体验设计思维的方式。体验过设计思维的客户都作出了非常积极的反应。

相关文章